釀造濃香型白酒時的打量水、攤涼、撒曲
根據發(fā)酵基本原理,糊化以后的淀粉物質,必須在充分吸水以后才能被酶作用,轉化生成可發(fā)酵性糖,再由糖轉化生成酒精。因此糧糟蒸餾后,需立即加入85℃以上的熱水,這一操作稱為“打量水”,也叫熱水潑漿或熱漿潑量。量水溫度要高,才能使蒸糧過程中未吸足水分的淀粉顆粒進一步吸漿,達到54%左右的適宜入窖水分。量水溫度過低,淀粉顆粒難以將水分吸入內部,使水停留在顆粒表面,容易在入窖后出現淋漿現象,造成上部酒醅干燥,發(fā)酵不良,同時淀粉也難以進一步糊化。
量水的用量視季節(jié)而定,一般出甑的糧糟含水量在50%左右,打量水后,使入窖水分在53~55%之間。依照經驗,每百公斤糧粉原料,打量水70~80kg,便可達到入窖水分的要求。同時要根據季節(jié)、醅次等不同略加調整,夏季可多,冬季可少。窖底大渣層可多點,有利于酒醅中的養(yǎng)料被水分溶解滲入窖底、窖壁,使窖泥中的產香細菌得以強化,也可增強窖底的密閉程度,便于厭氧性細菌發(fā)揮作用。若量水用量不足,會引起發(fā)酵不良;但用量過大,也會造成酒味淡薄,酒精成分損失過多。
打量水的方法不盡相同,有的打平水,即同一個窖中各層糧糟加水量相同,也有打梯度水的,即上層加水多,下層加水少,防止產生淋漿。打量水要求撒開潑勻,不能沖在一處,并將回酒發(fā)酵的稀酒液量從量水中予以扣除。
潑量水后,糧糟溫度仍高達87~9l℃,最好能有一定的堆積時間,讓淀粉繼續(xù)吸水糊化,經試驗,堆積20min,可使蒸糧50min的糧糟淀粉物化率達到蒸糧70min的同等程度。
攤涼也稱揚冷。使出甑的糧糟迅速降低溫度,揮發(fā)部分酸分和表面的水分,吸入新鮮空氣,為入窖發(fā)酵創(chuàng)造條件。傳統(tǒng)的攤涼操作是將打完量水的糟子撒在晾堂上,散勻鋪平,厚約3~4cm,進行人工翻拌,吹風冷卻,整個操作要求迅速、細致,盡量避免雜菌污染,防止淀粉老化。一般夏季需要40~60min,冬季20min左右。目前不少廠已改用涼糟床,涼渣機等代替人工,使攤涼時間大為縮短。
要注意攤涼場地和設備的清潔衛(wèi)生,否則各種微生物都能很快繁殖生長,尤其夏季氣溫高時,乳酸菌等更易感染,影響正常的發(fā)酵。
撒曲:揚冷后的糧糟應加入原料量18~20%的大曲粉,紅糟因未加新料,用曲量可減少1/3~l/2,同時要根據季節(jié)而調整用量,一般夏季少而冬季多。用曲太少,造成發(fā)酵困難,而用曲過多,糖化發(fā)酵加快,升溫太猛,容易生酸,同樣抑制發(fā)酵,并使酒的口味變粗帶苦。
撒曲溫度要略高于入窖溫度,冬季高出3~4℃,其他季節(jié)與入窖溫度持平。撒曲后要翻拌均勻,才能入窖發(fā)酵。